开始时间: | 2018-09-15 17:15:00 | 结束时间: | 2018-09-25 16:56:00 | 付款方式: | 款到发货 |
![]() |
最 长 叶: | 50.0CM | 最 宽 叶: | 1.8CM | 总 叶 数: | 16.0片叶 |
母苗状况: | 4 片叶 | 新苗状况: | 2个,7片叶 | 三代苗状况: | 2个5片叶 | |
四代苗状况: | 无 | 新芽状况: | 未见 | 花苞状况: | 不带花 | |
焦尾状况: | 有少量 | 黑点状况: | 有少量 | 病菌状况: | 无 | |
兰花小类: | 品种来源: | 家养 |
附介绍文章和图片
关于福建三明民间传种的鱼魫大贡《撰著者林国龙》
宋代赵时庚《金漳兰谱》记载,鱼魫兰,十二萼、花片澄澈,宛如鱼魫,采而沉之水中,无影可指。叶颇劲绿,此白兰之奇品也,王贵学《兰谱》记载:鱼魫兰,一名赵花,十二萼,花片澄澈,宛如鱼魫,采而沉之,无形可指。叶颇劲绿,颠微曲焉,此白兰之奇品。明代周亮功《闽小记》记载:鱼魫兰,叶劲健高大,端似匙状,色深绿;嫩绿澄澈,极似鱼卵,投诸水中,与水相融,不辨,花莛高出叶面,其色嫩绿,每葶7-9朵。王世懋《闽部疏》记载福建玉魫:兰以建名,而福兴四郡尤盛,民家无大小皆传种之,然绝不间,不知此种所自来,大都以玉魫为最,四季开者珍。建兰,玉魫为第一,白干而花上出者是也,四季次,金边名曰兰,其实皆蕙也,闽产为佳。
根据吴应祥教授在《国兰拾萃》书中对鱼魫兰验证做出推测:古代鱼魫兰早已失传。这个推论主要根据古代赵、王的兰谱中描述的鱼魫兰两点特征:有花12朵;花片晶莹澄澈、入水不见。如果这两者都没有,哪里还算是鱼魫兰呢?入水不见”在各类兰刊中已讨论多遍,大家共同认为那是文学上的形容词,实际上不可能达到。然而实际状况如何?谁也说不清。可素心建兰中的呈白绿色。有些透明度不少见。在《中国兰花》和《兰》刊中登出“鱼魫兰”照片也有,可到目前还没有见到一张鱼魫兰照片花开12朵,出架,叶态似古书记载那样的照片,有些地方介绍某地发现“鱼魫兰”也没有一个花开12朵,然而花开十二朵、出架的鱼魫兰在福建民间确实有。三明市兰协的兰友,在三明地区民间收集到此类兰花。
三明地区民间传种的鱼魫兰:鱼魫兰株型挺拔潇洒,劲健高大,叶长可达60厘米,叶宽1-2.2厘米, 叶脚紧企,中上部逐渐宽大,成箭形斜立状。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质刚柔相济、手感柔软中且刚健。叶尾部有小齿,部分呈阴阳尾。叶态工整,叶端不扭转,部分上翘呈受露型,芦头中等大小,橄榄形。根稍许粗糙,中等大小。多斜向出芽,新芽洁白晶莹,逐渐转绿。7-11月陆续开花,花莛细呈白绿色,出架。主副瓣洁白而泛嫩绿,呈钝角棱形鱼状。捧瓣洁白晶莹,合包蕊柱,瓣端略张,舌卷。花序7-12朵,为小落肩花型,花大中等,花瓣厚实嫩绿,有透明度。花香格外醇正、浓郁、清香宜人。
此兰先由三明市植兰元老曾秀桃女士从民家收集种养,壮时花开12朵,出架。当时不知是何品种,后遇永福来收购兰花的老手,说这就是鱼魫兰,愿以高价收购,曾女士舍不得卖,此消息传出后,三明市兰花爱好者纷纷前往求购,供不应求,新芽都被预订了。该兰出芽率高,抗病力强,易种养。2000年8月,被“中国兰协”专家组鉴定为鱼魫大贡,与福建省1999年参加昆明世博会展览获得金奖的鱼魫大贡同一品种,也是朱德元帅赠送四川成都杜甫草堂纪念馆保留下来的誉称正宗鱼魫兰的同一品种。
![]() |
免责声明:兰花交易网出售所展示的品种资料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兰花交易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兰花交易网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请使用“交易通”担保交易!严禁出售受法律法规保护的野生兰花和其他受保护的野生植物。如未成年人需购买本站中的商品,需在家长陪同下购买,禁止任何商家向未成年人出售本站的相关商品。 |